作为考研人,大家一定听过“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,不开灯永远不知道自己洗干净了没有”,考研不像高考,没有一模、二模和三模。
这让很多同学学着学着就陷入迷茫,自己复习得到底怎么样?要考到怎样的分数才有希望?
其实,考研除了历年目标专业的复试线和拟录取通知,还真的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,不过全国考研平均分,可以给大家一个参照!
01
数学历年平均分
由于2021年是考研数学大纲进行重大调整的第一年,平均分未公布。从2020年开始,教育部也不再公布数学当年全国的平均分,后面的平均分来自于民间统计。
通过上表可以看出,考研数学大纲调整后,23年的考研数学相较往年来看,难度有变大的趋势,就像24年数学考完后哀嚎一片,都吐槽太难了,但实际分数并没有下降。
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
这也说明大家的整体水平都在上升,平均分变高也在情理之中。
和其他科目不同,数学是非常能拉开差距的,数学考高分能很高,数一就出过147的大神,而考得低的也很低,可能只有大神的零头,甚至零头都不到。
一门数学就有可能拉开100分的差距,公共课满分才100,所以都说理工类考研就是考数学。
02
25考研数学难不难
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问过,汤老师来看,难度应该不会超过去年。
不过最近这些年,考研数学考试特点是什么,运算量不小,比如24年的选择题、填空题,都出现了2-3道很复杂的计算,大题还好,基本循规蹈矩,难度不是很大。
因此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,一定要着重于控制做题时间和保证题目正确率。
1
大量刷题
真题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清楚,历年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,巩固基础知识,见识新题型以及模拟考试。
数学偏向于理解,这个时候如果数学还有没搞懂的,就不要花时间做难题,你的目标是搞定基础,拿到自己能拿到的分数。
2
巩固重要知识点
通过刷历年真题,梳理出真题的出题思路和重要知识点,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。
比如导数是必考点,涉及到导数的计算和应用,导数的计算又包括定义法和公式法,整理时最好做到每一个知识点对应哪些常考题型以及易错点等;
再比如求函数极限,数一基本年年都考,把这些对应题型都整理出来,找出解题规律、解题方法、思路,这些都能做到,就说明你真的吃透这类题目了。
3
常用公式张口就来
有些同学在考试时看到一道很简单的题目,只要套公式就好了,结果却把公式忘了或者记得不清楚,就这样“到嘴的鸭子都飞了”。
数学公式定理很多,大家必须要把那些常考、必考,还有一些难记的都整理出来,每天巩固一遍,加深记忆。
4
提高解题速度
数学分数占了总分的半壁江山,计算能力非常重要,没有什么太好的技巧,只有做计算题,进行大量的练习!
同时不能光看速度,也要保证做题的正确率,这就需要大家学会验算。尤其像是线性代数那个部分,通过验算确保准确性非常有效。
5
查漏补缺,摆, 正心态
历年真题大部分考察的是常规知识点,小部分是不常考的知识点。这些冷门'知识点并不难,别因为不重视没复习丢了分。
一般来说模拟卷要比真题难,后期模拟题不要过于在意分数,重点要掌握解题的方法、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,不要抠太难的题,要注重基础。
吾尽吾心,终亦不悔!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,途中风风雨雨,荆棘丛生。同学们,你们已经走过了99%的路程,一战成名,只在最后的1%。
不到最后一切都有可能,一定不要放弃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,努力在当下,无愧于心,昂首前进!